新疆生产建设兵团-pg电子体验试玩网址

沙漠深处的“绿色接力”

发布时间:24年11月06日 信息来源:兵团日报 编辑:兰君
【字体: 打印本页
作者:纪晓贞 赵宇

金秋时节,在一师十一团沙漠生态治理区,金黄的胡杨林与蓝天交相辉映,一株株梭梭、四翅滨藜随风摇曳,一幅秀美的生态画卷在沙海中徐徐铺展。

十一团位于一师阿拉尔市东部、塔里木河南岸,毗邻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——塔克拉玛干沙漠,素有“沙漠之门”之称。几十年来,该团职工群众坚持植树造林、防沙治沙,使绿洲向沙漠延伸了20余公里,将亘古荒原变成了绿色家园。

半个多世纪前,杨翠华就是十一团垦荒植树队伍中的一员。当时,团场周边皆是荒芜的戈壁与盐碱地,植被稀缺,树木更是难得一见。由于土壤碱性重,在这里种树成活率很低,大家只能一遍遍地补种。

为了提高树苗成活率,一位当年在南泥湾垦过荒的老军垦发明了“鱼鳞坑”种树法:在沙丘、盐碱地、田埂上沿坡顶挖成半圆形,筑成半圆形的埂,然后再将土填入坑内,坑面要保持水平或稍向内倾斜。

“给‘鱼鳞坑’浇水后,水可以带出盐碱,树苗成活率自然就提高了。”如今已83岁高龄的杨翠华回忆道,随着团场水利基础设施的完善,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,耐盐碱树苗的引进,一棵棵小树在沙漠里生了根、发了芽。

1994年,“湘妹子”谢小云来到十一团,在兵团精神的感召下,在防沙治沙一线一干就是30年。

“那时,沙尘天气还很频繁,对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影响很大。”谢小云说。

为选择适合沙地、盐碱地的造林树种,谢小云通过查阅资料、外出考察了解到,四翅滨藜具有抗旱耐盐碱、耐瘠薄、产量高等特性,适合在沙漠边缘种植。2019年,在她的建议下,团场决定试种四翅滨藜。

然而,最初栽种的7000亩四翅滨藜,幼苗成活率还不到10%。谢小云没有灰心,凭着一股韧劲,坚持3个多月吃住在治沙现场,历经100余次试验,终于突破了苗木本地化种植的技术难关。2020年4月,团场新栽的3000亩四翅滨藜成活率达到了70%;2021年,完成2.6万亩四翅滨藜沙漠原始地貌造林苗木栽植工作。2023年,谢小云因贡献突出,荣获“全国防沙治沙标兵”称号。

“那时没人相信谢小云能种活四翅滨藜,她的坚持给沙漠带来了更多绿色。”十一团“90后”护林员夏万林打心眼里佩服谢小云,如今接过了前辈们手中的“接力棒”,负责巡护约万亩的生态林,每天巡林下来少说要走15公里。

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,风沙减少了,良田守住了,十一团走出了一条生态治沙、增收用沙、旅游兴沙的发展之路。自2013年起,该团依托沙漠特色地貌打造“沙漠之门”景区,到如今,景区年游客接待量达到50万人次。截至目前,十一团防护林总面积达21.95万亩,森林覆盖率由团场开发建设初期的5%提高到33.8%。

“一代接着一代干,沙漠总能变绿洲。”夏万林说,在塔河两岸这片热土,兵团人的“绿色接力”会一直坚持下去。

网站地图